天心阁景区导游词
发布日期:2021-03-04

东北门

将军松

熏风亭

名人石刻

崇烈塔

崇烈门

崇烈塔

城墙

拱门

月城

古炮台

天心阁

文昌帝君

魁星

青石板

天心阁诗选 楹联

天心阁建筑风格

长沙保卫战

长沙大火

太平军魂

南屏 北拱

4D关羽战长沙

天心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古城长沙东南角,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以天心古阁和长沙古城墙遗址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

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天心阁就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赞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雅集于此,登阁抒怀,吟诗作赋!如:明代俞仪《天心阁眺望》诗、清代熊祖熊《天心四景》、《四库全书》总阅官的《重修天心阁記》等等。现在的天心阁,是湖南“新潇湘八景”中“长沙四大古迹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南京的阅江楼、蓬莱的蓬莱阁、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昆明的大观楼、西安的钟鼓楼、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城隍阁同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大家看到的第一个景点-—“薰风亭”。薰风,取自舜帝《南风歌》中“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辞意。“薰”为一种香草,“薰风”即香风。因薰风亭建于1932年的盛夏,四周清香宜人,故此得名。薰风亭前池水的石壁上刻“伦鉴”二字,意为池水如镜,以镜为鉴!

紧接着看到的是“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是为纪念抗日长沙三次大会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们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

崇烈塔,又名白塔,始建于1946年,塔高6、6米,全麻石结构,塔基为六边形,塔身为圆盘和圆柱构成,圆柱上端顶着一个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着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

崇烈门,1946年,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带头捐款修建的,牌楼用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崇烈门”三个字由蒋介石亲笔题写,我们看到牌楼的四根柱子上题有两副对联,居中一副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在这里,“胡羯”代指日寇,两旁的一副为“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于生”,他的意思是:冒险而忘记了生死,理想胜过活着,为了理想,宁可捐躯。这两副对联,对将士们勇于抗击外来侵略,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崇烈亭,亭的牌匾和下方石柱上对联都是由蒋介石先生在1946年亲笔题写的,其对联:“ 百战清胡尘精忠争日月辉光大节壮山河增色,四阿延楚望长剑指天狼落处神弦迓(ya)甲马来时 ”,上联中“胡”指“胡人”----少数民族,代指日寇。意思是:战士们经历无数的战斗把日寇消灭,这种精武忠诚可以与日月争光辉,大义气节让祖国山河为之增色!下联中“四阿”,指水从房檐屋顶等的四面沟槽流下来,比喻烈士前仆后继,“天狼”指“日本侵略者”、“迓”是“迎接”之意、“甲马”指“战士”。意思是:烈士们前仆后继,使得我们家国故地得以延续,好似一把长剑把侵略者消灭在遥远的北方,神仙也奏乐迎接战士们归来。崇烈亭的背面,可以看到“崇德”牌匾,这是蒋介石先生当年题写,以表达“怀念烈士崇高功德”之意。“崇德”二字用柳公权柳体书法。

天心阁古城墙,是长沙古城仅存的一段古城墙遗址,长251米,高13.4米。长沙的古城墙,始建于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汉高祖五年,长沙王吴芮用土夯筑成长沙的古城墙,到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长沙守域指挥使邱广改土筑城墙为砖石建筑,目的就是增强城市的防御功能,使长沙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古城”。古城墙历经几百年漫长岁月,屡毁屡建,屡建屡固,到了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852年)已经形成方圆8.8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并增设了炮台,月城的格局。

月城是长沙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状像半个月亮而得名!月城又叫“瓮城”或“子城”。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一年(1638年)长沙知府王期昇将长沙古城墙的九道城门都增建了月城,而天心阁处的古城墙没有城门,又因地势险要,所以那个时候也并没有修建这个月城,一直到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长沙和善化两个县的知府修葺城墙时,才在此处增建了两个月城,即“北月城”和“南月城”。两个月城凸显了重要功能:第一,南、北月城的面积共有五百多平方米,可以藏兵数百人,士兵可以轮番上阵,轮流休整,也可以安全的掩护士兵。第二,南北月城城墙内分别设置有8个炮洞,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远射程大炮,下层放置近射程大炮,大大增强了军事防御能力。第三,南、北两个月城内分别设有密道,据史料记载,天心阁古城墙月城内有两个密道,它的作用就是在危机时刻作为逃生和运输粮食弹药的通道。南月城内的密道通向城内,离天心阁3公里的“皇仓街”,(就是现五一广场的附近),北月城密道通往城外。

所以说,天心阁古城墙的这种“月城结构”是我国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现存的实例中十分罕见。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城市防御工事具有重要的价值。

城墙安置着两门古炮,铸造于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左宗棠用城郊大庙中一尊巨型菩萨熔铸而成,取名“红夷大将军”,每尊各重5000斤,相传太平军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时死于该炮火之下的。

矗立古城墙之上,抬头望去的就是天心古阁了。最早关于天心古阁的记载,有唐源的《分地方申详》,可追溯到明万历41年以前(公元1613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1774年作为《四库全书》总阅官的李汪度作有《重修天心阁记》,到了清嘉庆年间,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院长罗畸拨款重建为三层,民国初期(1924年),当时的省政府将年久失修的天心阁全面修缮加固,同时,仿照北京文澜阁的规制,在阁楼左右两侧增建二轩(即“南轩”和“北轩”),称之为“南轩、北拱”两附阁,附阁与主阁之间以游廊相接,气势尤显壮观,现主阁高14.6米,两附阁各高10米,整座阁楼属于典型的明清时期南方的园林建筑风格。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中间是天上“星星”的“星”, “天星阁”这一名称,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星野之说”。在古代,人们把星象在地上的投影划分地理方位,叫做“星宿分野”,也就是:把天上的28星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个部分,东方七宿称为青龙,南方七宿称为朱雀、西方七宿称为白虎、北方七宿称为玄武。其中,在南方朱雀的七宿中,其尾部有颗星星叫长沙星,《长沙府志》在引用大量古籍后说:“长沙有一星,在轸中主寿命,明则多寿,子孙有庆,”意思是说,长沙的上空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星星,它明亮之时,人间福寿兴旺,繁荣昌盛!因为这颗长沙星,就有了:“天上有颗星,对应地上这座城”的说法!所以,长沙又被称之为“星城”。天心阁建成后,正对应天上这颗“长沙星”,长沙的老百姓为了实现长沙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祈祷长沙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便将阁楼取名为“天星阁”,中间的“星”字就是天上“星星“的”星”。那当时,天星阁即便成为老百姓观星象、祭天神的楼台,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那么,天星阁中间的“星”字为什么又改成了今天这个“心中”的“心”呢?

据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大帝南巡到长沙,发现长沙木房子特别多,湘江水位常年高涨,康熙很为长沙老百姓担忧,为救万民于水火,特命长沙地方官员将老百姓的木房子修改为青砖结构,同时组织劳工及时疏通湘江河道,降低了湘江水位。长沙的老百姓为了表达对天子的敬仰,就将“天星阁”中间的“星”改成了“心中”的“心”。正所谓“振人文而达天心”,这里的“天心”就是指天子的心意。

那么,天心阁为什么修建于古城墙垣之上?这就要从我国古代的“龙脉文化”说起,古人把延绵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因山脉地形凸异,多为依山傍水,或有“太师椅”之形,更或有龙虎之势,故我国《易经》将呈兴隆吉祥之兆的山脉叫做“龙脉”!得“龙脉”者:大则:定国安邦,繁荣昌盛;中则:顺风顺水,封候拜相;小则:人丁兴旺,长寿平安。

按照《长沙府志》说法,“天心阁地处长沙龙伏山脉之巅”,也就是说,天心阁的建阁选址,占据了长沙龙脉的首要之地!清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我国《四库全书》总阅官李汪度在《重修天心阁记》中这样写到:“会城东南隅,地脉隆起,崇墉跨其脊…冈形演迤,遥与岳麓对,上建天心以振其势...”意思是说:在长沙古城的东南角,其地脉高高凸起,古城墙雄踞于高高凸起的地方,这就是一条巨龙的脊梁。在此龙脉之处建天心阁与岳麓山遥望对峙。可见,天心阁地理位置显耀,视野开阔眺远!意为长沙风水宝地。

天心阁成之后,长沙老百姓为了求得保佑,便在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和奎星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

来到天心阁主阁一楼,便是文昌帝君、魁星像陈列厅。右边是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是我国古代文章、学问科举学士的保护神,由于文昌帝君掌握考试命运,读书人将他奉为文财神。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的生日和每逢大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会陪同考生前来虔诚的祭拜,祈祷许愿,求得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当时民间的谚语说道:“男逢文昌,提笔写文章;女逢文昌,聪明又嘹亮。”左边是奎星,亦名魁星,是中国古代星相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被视为主宰文运的神,是文昌帝君的侍神。魁星像,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向后翘起,正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墨斗,像“魁”字中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考中之人的姓名,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说。旧时士子考试之前和金榜题名之时,都要拜祭文昌帝君和魁星神像。

神像两边石柱牌匾上刻有曾国藩题写的对联:上联:“垂训意无穷,烁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下联:“读书期有用,居仁由义,岂徒在科第文章”。从曾国藩的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历史环境下,不经过科举,士子们是不可能获得一官半职和有所作为的;而要获取功名,还得靠自己读书的刻苦和对纲常名教的执着。上方题有“文运昌盛”四字牌匾,咱们湖南人杰地灵,文运昌盛,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在我们陈列展示厅的右边墙面青石板上是刻有“历代湖南状元名录” 15人,左边刻有“历代长沙进士名录”和“明清长沙府著名科举人才名录”1300人以上,细心的游客朋友能够发现,湖南历朝历代位居显赫和大有作为之人均在进士之中!比如:曾国藩、左宗棠等等。

来到天心阁北拱,就是“关羽战长沙”4D影院,各位游客朋友!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天心阁厚重的文化内涵,三国时期著名的“关羽大战黄忠三百回合”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天心阁古城墙之下。为了直观的再现这段历史,天心阁管理处特意将其制作成时长为7分30秒的4D动感影片供各位朋友免费欣赏。